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校科研 > 调研咨询报告
 
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宁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时间:2012-03-07 10:17:36    来源:科研处    编辑:桑果果     浏览次数:
 

 

宁夏党校课题组
 
  《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见》指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我区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出路。本课题报告在简要分析我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我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几点建议,以供自治区有关决策部门参考。
  一、宁夏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层次低,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所占比重小
  1、传统工业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高技术产业比重仍然较低。对工业总量增长贡献较大的行业主要是电力、冶金、石油加工、煤炭化学、纺织等传统产业。2009年,宁夏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为6.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1%,比全国平均水平11.3%低8.1个百分点,比广东(25% )、上海(19.1% )、江苏(18% )分别低21. 8、15.9和14.8个百分点。
  2、服务业所占比重较低。2009年宁夏服务业总产值为527.2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6%,服务业总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之2000年的43.2%有明显下降,并且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交通运输、仓储邮政、批发零售、金融、公共管理社会组织、房地产、教育、信息、计算机和软件等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逐年下降。特别是为制造业提供配套服务的科技、现代物流、金融、信息及服务业外包等发展滞后。
  3、农业的弱质性没有根本改变。宁夏农业产业规模总体偏小,集中度不高,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体现;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低,支撑作用不强,产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较低,产业链条短,缺乏强势龙头企业带动;市场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大流通的格局尚未形成;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偏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比较突出;农业投融资渠道单一,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产业发展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
  (二)经济发展内在动力不协调,经济依靠投资拉动明显
近年来,宁夏净流出(指宁夏与宁夏以外的经济交流总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始终为负,这是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的必然结果。宁夏产品流出是以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为主,终端产品市场占有率不足20%,而且以日用品和农副产品为主,附加值低,而流入区内的产品附加值普遍较高。也就是说,宁夏消费了大量的外来产品,其消费主要拉动了其他省区的经济增长。
从宁夏出口产品结构来看,高度依赖于初级资源加工产品出口,出口产品附加值低是宁夏对外贸易的典型特征。从出口产品的数量和结构来看,硅铁、增炭剂、石墨制品、活性炭、金属镁、碳化硅等初级资源类加工产品占出口总量的98%左右。这些出口产品加工深度低、附加值低、创汇能力差,属于工业生产的资源性上游产品,容易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和世界经济形势波动的影响。
  (三)经济发展过于依赖资源开采和粗加工,附加值低
宁夏经济发展模式基本上属于资源加工型,工业内部结构较为单一,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从工业总产值构成来看,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煤炭采选、石油加工及炼焦、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仪器仪表、文化及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纺织业等传统产业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而直接面向居民的消费品生产比重低,约占20%。
  (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能力弱,劳动者素质低
在宁夏经济增长中,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性要素投入过大,科学技术新成果新技术应用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导致资源利用效率过低,拼消耗、拼资源、拼劳动力特征明显,技术创新要素拉动作用很弱。
2008年,全国科技进步(创新能力)监测结果显示:宁夏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是40.62(全国排18位)、科技进步环境指数53. 01(全国排12位)、科技活动投入指数2.31 (全国排16位)、科技活动产出指数29.00 (全国排21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33.26(全国排25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45.19(全国排26位)。
  二、宁夏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要途径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生产性服务向制造业渗透,提高制造业附加值。同时,着力培育新材料和新能源和现代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以构建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为重点,推进关键领域改革。尽快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形成引导和激励市场主体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机制。      
  (二)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加快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和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一是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的手段,引导和促进企业下决心关停并转落后产能。二是加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开发和推广。
  2、增强招商引资的选择性,从源头上推进节能减排。做到选择性招商,努力引进技术水平高、消耗低、污染少的先进加工制造业,积极创造条件承接农业和旅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项目。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拓展节能减排的新空间。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体系,运用财税、金融、价格、投资等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走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
  4、建立健全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监督管理机制。一是针对宁夏的实际情况,完善企业的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以及安全、质量、技术等市场准入标准。二是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执法监管,加大对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的惩处力度。三是探索企业节能减排权交易制度,用利益杠杆调节节能减排。
  (三)以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环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确定宁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定位。根据宁夏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重点扶持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的发展。
  2、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和人才建设。一是加大政府对科研活动的扶持力度。提高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的扶持额度,使政府科研扶持项目成为人才成长的重要力量。二是加大重点实验室和学科带头人的支持力度。对国家级、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和部分领域的学科带头人,给予特殊照顾、特殊扶持。三是加大对本土人才的培养扶持力度。在使用上,应对本土人才与外来人才采取一视同仁的政策,给予同等待遇。
  3、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提升传统产业有机结合。一方面要继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直接应用到传统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上,创造出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另一方面通过高新技术推动产业链的不断延伸,衍生出一批新兴产业和产品。
  4、拓宽融资渠道,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一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基金。自治区每年应安排专项资金,以贷款贴息、补助等形式引导、支持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孵化器及各类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利用政府基金、贴息等方式,引导各类商业金融机构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与产业化、对国家和区级立项的高新技术项目优先信贷支持。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以及发行公司债券。三是建立风险担保机制支持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成长。落实国家对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及各类投资主体在我区设立风险投资机构和各类能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的中介机构。
  5、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以科技人员为主力军、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四)以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为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平台。首先,建设好国家级清真食品认证中心,并以认证为龙头,打响宁夏清真品牌,将宁夏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清真食品与穆斯林用品生产、销售与出口的集散地。其次,加快建立国际穆斯林商品贸易中心。打造集生产、展销、批发、出口为一体的世界穆斯林商品贸易中心,全面打造面向穆斯林国家开放的物流集散平台。第三,建立面向阿拉伯国家的经贸文化交流中心,把宁夏建设成为中阿合作交流的“窗口”和基地。第四,建立伊斯兰金融中心,把搭建伊斯兰金融合作平台作为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抓手。
  2、优化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环境。一是优化政策法制环境。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制定有针对性的引资政策,提高引资效率。进一步建设服务型政府,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二是优化交通物流环境。建立以空港物流为龙头,陆港物流为支撑,航空、铁路、公路、口岸一体化的立体式现代物流体系,为宁夏的对外开放提供便捷的通道。三是优化产业基础环境。依托产业园区,加大产业配套力度,吸引东部产业转移,提高宁夏与穆斯林国家的合作水平。四是优化人才培养引进环境。依托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科研院校,将其打造成为我国最大的阿语人才培训基地和穆斯林国家研究基地。五是优化旅游文化环境。加大力度开发穆斯林文化旅游产品并积极面向穆斯林世界宣传促销,逐步使宁夏成为面向穆斯林世界的重要国际旅游目的地。
 
 
课题主持人:霍岩松
课题组成员:黎东炜    董俭堂    张铁军    芦建红    范弘雨
                     王雪虹    汪砚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排行
 
  1. 宁夏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对
  2. 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
  3. 大工业:关于固原市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
  4. 加快银川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调查研究
  5. 我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建设的
  6. 宁夏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调查与研究——
  7. 促进宁夏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
  8. 提升宁夏新形象的对策思考
  9. 广西、海南、浙江三省(区)调研对宁夏
  10. 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宁夏实现跨越式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9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宁ICP备05002345号 主管单位: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怀远西路155号 邮编:750021 电话:0951-6660101 传真:0951-2082542 Email:nxdx@nxdx.org.cn